上海到乌鲁木齐物流“司机之家”的标间布置如星级宾馆般舒适,货车司机李成梁惬意地躺在床上,看着电视上物流频道滚动播放的货运信息。“住一天才20多元,太划算了!”他满足地说。
与李成梁一样惬意的货运司机有70多万,他们都是“传化公路港”的司机会员,每一处“传化公路港”都是他们行车途中的首选驿站。
满意的不仅是舒适的休息环境,更重要的是配货服务。“传化公路港”三大基地,都有一项最基本功能——“货运信息超市”,解决的正是 “配货难”。
说是“超市”,一点都不夸张。除了电视上的物流频道外,在苏州基地交易大厅,记者还看到,如写字楼一般整洁的大厅,墙上悬挂着两块大型显示屏,上面不停滚动播放着货运信息。在大厅中央的环岛服务台,还有七八台上网电脑,提供更个性化的分省区货运信息,司机在30秒内就可查到任一方向的货运信息。而更快的信息发布还有“短信通知”。
http://www.wulumuqiwl.cn/zhuanxianfour.htm 所有这些汇流为“信息超市”:现在,苏州基地集聚的500多家物流企业,日发货运信息达到6000多条,空车配货时间从原来的72小时缩短到6小时。
让司机满意只是第一环。“哪里纠结就通哪里!”姚文通认为,公路物流业存在三大“纠结”,除了司机休息、配货难外,还有物流企业“长不大”、工商企业外包难,公路港就是要解开这三大纠结。
物流企业“长不大”,原因在于“低小散”,缺少一个能够有效支持其创业、创新的平台。而自2003年至今,“传化公路港”三大基地共集聚了2000多家物流企业,凭借其一站式的管理,成为了中小物流企业的“孵化器”。
集聚,然后孵化,带来了成长。在萧山基地,2003年迁入的“永良物流”,当时年营业额不足200万元,现在则有五六千万元,今年目标更直奔亿元。总经理曹永良坦言,“在基地,只要你优秀,就能做大做强”。
http://www.wulumuqiwl.cn/zhuanxianfive.htm 当货运信息扭转“不对称”,物流企业的服务日趋规范、优质,最终受益的自然是物流服务的买单者——工商企业。来自萧山基地的统计显示:自2003年初运营后,当地和周边工商企业物流外包比例从2002年的30%左右增加至2009年的90%以上,实施物流业务外包的货主企业从6000家上升到2万多家,物流成本降低高达40%,折算为货币,2010年这个数字约等于30亿元。
2009年5月20日,在姚文通的心目中,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点。这一天,“传化公路港”成都基地正式投入运行。
“如果说,在此之前,‘传化公路港’还只能算是一个实验品,在此之后,她真正成为了可以批量复制的成熟产品。”姚文通说。
复制一经启动,“传化公路港”立即进入了新纪元。成都基地启用仅仅一年,2010年5月11日,苏州基地又投入使用。
而这还只是开始。姚文通透露,初步估计“十二五”期间,“传化”将力争新建五个“公路港”基地。“我们希望,集聚、整合物流资源的公路港不仅能引领国内物流产业发展,更能提高中国经济的运行效率。”作为“公路港”模式的总设计师,“传化集团”董事长徐冠巨如是坦言。
|